十大品牌网:优秀企业免费展示平台!
社会观点  
物价疯长:中国有抑制通胀的物质基础
发布时间:2010/12/4

 【世界财经报道-讯】中国目前并未发生严重的恶性通胀,而且当前经济运行并没有出现过热。无论从通胀的程度还是导致通胀的因素看,通胀压力应在可控、可调的范围之内。随着各级政府采取及时有力的应对措施,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可有充分信心

  近段时间,国内物价上涨势头比较明显,从上游的生产资料到下游的农副产品与消费品,都有不少品种不同程度涨价,对公众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产生了不小影响。但随着各级政府采取及时有力的应对措施,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可有充分信心。

  内外多重因素造成当前物价复杂局面

  其一,内部多重复杂因素推高CPI。食品价格向来是CPI走高的主要推手,今年也不例外。从10月份物价结构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走高“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贡献”了16.6%——这两项加起来,就占了新涨价因素的90%。

  食品涨价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自然灾害多发、重发,比如10月份海南的洪灾对最近食品价格上涨产生了很大影响,又比如自然灾害造成新疆棉花大幅减产。二是国内流动性不断增加,热钱炒作包括部分农产品在内的可储存的原材料。今年以来,游资在农产品领域格外活跃,绿豆、大蒜、棉花等先后遭到炒作,以致价格飙涨。三是一些商家搭车涨价、跟风涨价和囤货居奇。今年中国粮食大丰收,按理说与此相关的农产品不应涨价,但一些商家却在借机抬价。

  其二,外部输入性通胀。由于美元持续贬值和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越来越严重,国际资本炒作导致国际市场上大宗基础性商品,如石油、铁矿石、棉花等大幅度涨价并很快传导到国内,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造成农产品等的生产成本增加,今年三季度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另外,由于部分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国际市场上一些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国内价格产生了影响。

当前经济运行并没有过热,中国有抑制通胀的物质基础

  1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稳定市场物价。这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大家对政府抑制通胀、保障百姓切身利益的决心和办法表示支持,但同时也担心抑制通胀难度大,如果措施不当,不仅效果有限,还有可能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发动机”作用的发挥。对此忧虑,值得分析:

  首先,中国目前并未发生严重的恶性通胀,而且当前经济运行并没有出现过热。无论从通胀的程度还是导致通胀的因素看,通胀压力应在可控、可调的范围之内。

  其次,尽管目前的通胀势头明显,但中国有抑制通胀的物质基础。今年以来,虽然我国遭遇了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但粮食连续第7年获得好收成,生猪、蔬菜、水果、鸡蛋、水产等农产品和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目前,全国粮食库存占消费的比重超过40%,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至18%的安全水平,完全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国内需求,更不存在涨价的基础。另外,国家财力不断增强,使得各级政府有能力通过提供补贴等手段,帮助低收入群体应对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

  第三,中国政府抑制通胀是坚决的,动作是迅速的,措施是全面有力的。过去一周,政府针对通胀形势密集表态并迅速出台的政策可谓历年罕见的“组合拳”。国务院发布的16项措施以增加市场供给的产业调控政策为主,辅之以价格体系监管、社会保障联动、行政责任落实等,特别强调要发展和鼓励农业生产、降低流通环节成本,这击中了当下物价上涨的要害。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将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央行则在9天内第二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各级政府把握好价格调控的时机、节奏和力度,“组合拳”打得好,就能够保持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保障好群众的基本生活。

 

品牌营销

Microsoft OLE DB Provider for ODBC Drivers 错误 '80004005'

[Microsoft][ODBC Microsoft Access 驱动程序] Microsoft Jet 数据库引擎打不开文件'e:\liuguoyong033\yhtl026\wwwroot\ddbb\dfgre5645gwq.mdb'。 它已经被别的用户以独占方式打开,或没有查看数据的权限。

/news.asp,行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