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倒霉的事情,在2009年最后一天发生了。
28岁的欧阳松,在QQ上,以这样的一句说明,迎接未卜的新年。
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每逢假期都是欧阳松和他的团队最忙碌的时候,要随时解答网站上不期而至的客人们提出的种种问题,将某些客人想和医疗整形美容医院进一步接触的意向传递给后者。但是,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惯例彻底转了向:2009年12月31日下午4点,他们的网站突然无法访问了。
在互联网上,网站不能访问,就像大街上的商店关门歇业一样。
一开始,欧阳松还以为是网络的设置出了问题。但在检查之后,他发现所有设置都没有出错。
着急的欧阳松,马上给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湖南某IDC机房打去了电话,他猜测自己的服务器线路可能松脱了,想让对方确认一下。
但对方的答复,让他掉进冰水里似的——不只是他的服务器,托管在这家公司的所有服务器全部都断网了。因为发现某个网站没有备案,这个机房关闭了全部的服务器,开始逐一进行排查。
欧阳松除了等待之外,只能每隔半小时打电话,去催问IDC机房排查的情况。或许从全国各地打去的电话实在太多,不久之后,对方关掉了手机。
“这简直是一场无妄之灾”,一整天,欧阳松一筹莫展。
当然倒霉的不只是欧阳松一个。专门为中文站点提供资讯、技术服务的“中国站长站”主编邱松估计,有10万个网站受到了IDC机房断网的影响。
30多个小时没有睡的欧阳松,在1月1日下午,还是没有等来服务器开通的消息。除了业务泡汤外,更让他焦虑的是,如果连续多日无法正常访问,网站将会被搜索引擎甄别出来,导致大量数据信息被清除,最后流量降低。
在拥有320万网站的互联网汪洋大海里,类似欧阳松这样的网站只是一个小虾米,这让他甚为担心,不在线的网站会很快被淹没,继而销声匿迹。
被“牵连”的站长
“天天美容网”这个有着粉红色基调的网站,让湖南人欧阳松在省城长沙,拥有自己的事业。他在最繁华的五一路一栋写字楼里,组建了工作室。他的团队里,有一位整形美容顾问、一位项目策划者和五个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
和所有白手起家的互联网创业者一样,2004年,从大学艺术系毕业的欧阳松,投身到已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的中国互联网产业。那一年,首批大学扩招本科毕业生开始涌向社会,而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的阴影正在远去。
在经过三年的打工生涯后,欧阳松找到了自己第一桶金——整形美容网站。
2007年,各种整形美容机构在中国正以每年一倍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着,但这些机构还普遍缺乏互联网的营销渠道。当年6月,在酷热的长沙,欧阳松的“天天美容网”正式上线。这个网站主要免费提供整形美容资讯,从做双眼皮手术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到怎样用大蒜制作具有瘦脸作用的面膜。为此,他投入近1.5万元,包括主站域名、服务器、安全软件购买,以及服务器的托管等开支。
当然,欧阳松并非“义工”——这个网站与国内数百家整形美容机构有着业务合作关系,通过为后者提供网络营销外包服务,构建网络客服管理平台,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欧阳松能获得一定的服务费用。
欧阳松希望,有一天能把网站做成整形美容行业的“携程网”。2009年秋天,欧阳松的团队开发出了一套“全国整形医院联盟系统”。为了防止这套被视为“绝密”系统的资料外泄,欧阳松花了6000元买了一台名牌服务器。除了掌握密码的他之外,没人能取出存储在服务器里面的系统信息。
但在机房的断网之后,连他也无法进入自己的服务器了。
而这一切,肇始于一场遍及全国的网络“大扫除”。
网络“大扫除”
2009年1月,由工信部、公安部、文化部、广电总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发起一场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大扫除”行动。
2009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开始大力整顿视听网站。
2009年12月8日,中央外宣办、公安部等九部委联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决定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的专项行动。?
一场被互联网业界视为整治力度“史无前例”的网络扫黄风暴开始了。
在“中国站长站”主编邱松印象里,从来没有一次网络整风运动,像2009年这么来势汹汹。
由于工作的关系,对互联网行业环境变化格外敏感的邱松,将2004年6月看作中国大规模网络整治行动的起点。
当时,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8700万,网站数量超过了62万个,而充满色情、暴力、赌博等内容的网站已经大量出现,网络环境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在此背景下,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公安部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专项行动办公室陆续成立。当年,数以千计的色情网站被关闭,四川邓岷江、北京梁宏彬等人,因在互联网上从事淫秽内容传播被捕入狱而轰动一时。
2007年8月,原信息产业部,开始对未备案网站、BBS进行关闭。同年,广电总局开始大规模整治传播盗版视听节目的网站,并与原信产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从事该类服务的网站必须具备法人资格,并且是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该规定一度在互联网行业引发广泛争论。当时处于行业第一阵营的土豆网、优酷网等视听类网站,无一是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有人认为这样的规定会破坏互联网行业推崇的自由竞争环境。
但邱松认为,这些政策在实施初期因为涉及的省份不多,且执行力度并不严厉,因此并未对互联网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而2009年以来,持续升温的整治风暴,则快速改变了互联网的宽松环境。
2009年9月21日,广电总局要求,没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网站立即停止服务,超过530家的违规影视类网站被清除。
而BT网站的死亡,将这场整治推向高潮,无奈而焦虑的情绪开始在网上蔓延。
BTchina之死
2009年12月4日,28岁的陈春,像平常一样连上Btchina,但是,怎么连都连不上。因不具备视听许可证,那一天,已生存6年的BTChina被永久关闭。
在2003年创立之后,页面看起来甚至有些粗糙的BTChina一直广受中国网民的追捧,他们能通过BTChina分享到《越狱》、《绝望的主妇》等国外热门电视剧。但BTChina不过是黄希威早年跟几位朋友,凭兴趣建立起来的一个网站,既不是法人,更没有国资背景。
“我已经彻底放弃BTChina,今后也绝对不会再去做这样的网站了”。2010年1月6日,黄希威在电话中,对南都周刊记者谨慎地说。在此之前,网络上曾一度传出他被抓的谣言。“当个人兴趣和现实环境产生冲突,我只能选择放弃前者”,他说自己不想被看成不负责任的人,但现实问题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现在,他把精力都放在了拥有股份的一家科技公司管理上。尽管在互联网上广受欢迎,但黄希威并不愿意透露自己公司的名称。
BTChina的死亡,让陈春这类的网民忧心忡忡。一位网民说,“政府打击盗版没有错,但是如果打击盗版带来的是一年只有20来部国外电影可看的结果,那真是件悲惨的事”。
违规影视类网站的倒闭,只是互联网整治风暴中坠落的冰山一角。
公安部披露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公安机关共关闭淫秽色情网站、栏目9000多个,警告违规经营单位1.1万家,停机整顿、停止联网6500余家,挂牌整治互联网接入服务商6家和网络广告服务商8家。
随着中央电视台的持续报道,被公开批评的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和各大电信运营商纷纷采取了行动。
12月14日,作为对中央电视台批评在管理上存在漏洞的回应,CNNIC关闭了中国个人用户注册“.cn”域名的大门。同样被批评的中移动、电信、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也陆续开始实行严格的互联网整治,依靠运营商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的IDC服务商一旦被查处存在涉黄信息,就有可能被取消接入资格。
邱松说,与历次整治不同的是,因为部分色情或低俗网站无法快速准确查实,为避免网站被转移,国内多个省市近期出现了直接切断整个服务器机房进行逐一排查的现象。
但在色情网站被大量挖出的同时,不少正规网站也成为了这次风暴中的牺牲品。根据邱松掌握的情况,最近两个多月中,包括上海、江西、浙江、河南、山东、广东、湖南等多个省市服务器机房出现了此类状况。
在中小网站负责人聚集的“中国站长站”、“落伍者”等网站上,这样的整治被站长们称为“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粗暴行为。
但他们都像欧阳松一样,除了等待之外,毫无办法。
寒冬里的10万网站
在中国,据业内估算,有超过320万个网站。邱松相信,有约100万名中国站长在互联网上有着自己的一片自留地,“这些个人站长就像一个个光杆CEO,网站的技术维护、网页设计、运营策划、内容更新都是一个人或一个小团队负责”。
邱松估计,有10万个网站受到了IDC机房断网的影响,“有一些直接依靠网站创业的站长可能会有一段时间无法获得收入”。除此之外,断网导致网站流量下滑带来的影响,没人知道有多大。
通过提供SP短信、点击广告、电子商务服务之类的方式,这些小网站中的极少数能挣到理想的收益,其余像“河南油田网”的创建者周胜那样——“连吃饭的钱都不够”。
30岁的周胜是河南油田一位普通员工,尽管结婚4年,但他仍然没有足够的钱购买一套商品房。
一年前,周胜在经过一场被他称为“马拉松式”的电子邮件谈判后,花掉自己手头3万元积蓄,从一位德国人手中买到了域名(www.hnyt.com)。他雄心勃勃地想通过这个网站,在两三年内拥有自己的房子。
但是,这个单调的网站,在上个月,给周胜带去的收益还不到10块钱。现在,顾不上收益的周胜,正在为是否要取消网站中的BBS版块而头痛。根据规定,BBS备案需要有ICP证等资质。获得ICP证的先决条件是,经营者必须是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的公司。
更麻烦的是,对于没有ICP证的经营性网站而言,从事网络广告服务也属于不正当行为。而这是它们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虽然这个规定早在2000年就出台,但只在这次整治行动中被严格执行。
对于中国的大部分个人站长而言,100万几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路肯定是越来越难走,遇到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唯一值得周胜欣慰的是,他的网站在此次整治中还没有碰到被断网的状况。
而在最近两个月来,不少网站都在做同一件事——向用户道歉。
去年12月2日,“东方视觉网”发出了一封措辞强硬的声明。这个网站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连续5次遭遇到网站突然无法访问的状况。为该网站提供服务器托管的上海移动怒江机房,为排查一度将数百台服务器全部关闭。这家网站在向用户道歉的同时,将这种排查方式称为“无理的没有程序地非法关闭服务器的行为”。
2009年12月28日,广东省一家从事摄影器材销售的网站,刚从连续4天的断网中恢复访问。站长张海(化名)将这次事件称为“网站创办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瘫痪,给广大网友制造了很大麻烦,特此致歉”。
这家一共只有6名成员的网站具备了从事业务所需的所有证件,但因为服务器所在的四川绵阳电信某IDC机房实施“一刀切”排查,导致无辜受到牵连。只有高中学历的张海说,这次断网给他带去损失至少有数千元,“我不知道找谁去索赔,机房说他们也是奉命行事”。
IDC机房也有自己的理由。2009年12月7日,江西省的一家IDC向用户发出了这样的通知,“全国范围整治互联网低俗内容,江西电信其它机房因部分服务器存在低俗信息,造成全省电信IDC机房直接断网。类似事件为政府相关部门强制执行,远远超过了我们能力范围。给您带来的不便请谅解。”
在高压整治的环境里,IDC行业人人自危,宁愿伤害自己的大多数客户,也要实施断网排查的措施。一位用户愤怒地将此称为互联网上的“暴力拆迁”。
2009年12月20日,安徽省最大的IDC服务商——炎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对其提供接入服务的网站实施“白名单”管理制度。只有列在名单内的网站才能够获准接入,其余的一概屏蔽掉,此举导致大量网站被关闭。
有互联网业内人士说,类似的白名单制度已在全国许多地区开始实施。成都市一家IDC机房的工作人员说,“如果不这样做,一旦被查出问题,那麻烦就大了”。这位工作人员说,白名单的制度正在IDC服务商中“普及”。
国内著名的互联网评论者、前雅虎中国总裁谢文认为,民营网络业现存的和未来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被恶化,不断被缩减,甚至存在被崩盘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