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比管理学家更出名,主要是人们对其研究方向性质的一种主客观评价。从学科之间的关系来讲,管理学研究用到的学科理论基础可以有很多,比如统计学、心理学等,而经济学是最主要的基础。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基础科学,许多管理理论都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但要知道,无论两者之间联系如何紧密,经济与管理还是界限比较明显的。管理学再研究,依然还是管理学。要知道,学科交叉和融合是很正常的,管理学本来就是应用科学,而经济学本来就是基础科学。从这个意义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分工,决定了争名还是图利的分水岭。管理学是研究应用科学的,从很大程度上讲,就不可以总想着与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经济学家争名气。
本来“学家”这个称号就是给做冷板凳的基础理论学人安慰的荣誉,不指望能很快转化为经济生产力。所以科学家比技术专家更值得尊重,他们要坐冷板凳更久。进而,经济学家也不以指点产经为宗旨,而是要尽量保持价值中立、逻辑推理和拒绝预测。
因此,研究管理的,你有企业对象大把money可赚,你有政府机关事业对象可服务。。。大把的头衔拿着,还看着学家的美誉,就显得做人不厚道了。所以,能被称为学者已经是很高的称谓了,管理学家本身就不是价值中立的,你不能创造效益,哪里还算得上是管理学家呢。即使你是学者,学者也要能把管理理论和实践自圆其说。而经济学家不必承担这个责任,他可以说我的假设前提、逻辑范式和框架体系和你不同,一句话就规避掉矛盾了。
所以,管理学家要比经济学家更承担风险,这也是和收益对称的。经济学家靠政府课题、民间课题资助着,而管理学者则主要是从企业拿钱了,这很正常。你总不能是研究管理的,还老写着三大战略、五大策略、八大模式的,不能总在河边走,就是不想湿鞋。你总要主动一点,下河游泳,直接告诉老板怎么做才对。不然,除了纸上谈兵还有什么?从这个角度上讲,管理学者要比经济学者更有挑战性,直觉、经验、勇气、敏锐、洞察都不可少。经济学者做不好,人家可以说你是骗子,下回不理你了,但你还可以继续提出新的观点和思维,因为你有你的假设前提、研究范式和逻辑体系。而管理学者面对的都是具体问题,你做不好,人家直接开你鱿鱼,或者干脆对外宣扬你只是理论工作者,绣花枕头,以后连门槛都没有了。
因此,从世俗的角度而言,人生在世,要么图名,要么图利,最好是名利双收,但做到这点真的很难。想名利双收,难上难,也有些贪心了。所以那些远离世外的,最值得尊重。可无论是经济还是管理,都不是远离世俗的学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