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商业报道-讯】黄光裕与陈晓的决裂,让国美这艘中国家电连锁业“第一航母”的去向再度存疑。
“不听话”的董事会
“勇敢经历岁月迷茫,有梦不受伤。”顶住了两年的艰辛,陈晓主政后的首份国美年报单店销售额与每平方米销售额反弹至近两年最好水平。在今年的国美新年团拜会上,包括陈晓在内的7位国美高管共同高歌,一首《努力》唱出了大家的心声。歌至尾声,陈晓一手拉着王俊洲,一手拉着魏秋立,三人显得亲密无间。
然而,这并没有得到大老板黄光裕的认可:“近一年来公司业绩下滑,是陈晓领导的董事局管理不当。”
“从资金短缺到策略调整到今年的业绩恢复,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大家这么辛苦,得到的却是这样的否定,陈总觉得很委屈。”国美内部人士表示,国美新班底一直在反思怎么惹恼了黄光裕。
而黄光裕与管理层之间的裂纹其实埋伏了很久。“比如股权激励,黄总是不感兴趣的,”上述国美人士表示,管理层认为思路是对的就会执行,而且是团队合议后的结果。“从2008年11月份到2009年7月份,国美的高管团队没有一个人离开公司,而这7个月是最苦最难的时刻,在这7个月里各种困惑、各种情绪都有,如何稳定高管团队是国美能否持续的一个关键,所以董事会做了这样一个期权分配,这个分配并不是说针对几个人,而是我们所有的团队。”陈晓坚决认为,这105个人必须要稳定。
黄光裕在狱中多次传达各种指令,管理层并没照办。“可能黄总想的是这些人原来都听我的,现在为什么都不听?”国美人士用“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来形容管理层的“对着干”。
黄光裕试图将国美与自身利益捆绑,以期减轻刑责,亦逐步加深了其与管理层之间的隔阂。“黄总更希望让外界感觉,公司没有他就不行,可我们做的跟他想的不一样,”上述国美人士透露,把黄光裕个人的事件与公司做切割,是国美能生存下来的唯一的法则,“在经营方面公司确实受到了黄总的影响,所以管理层一直努力淡化家族企业形象,尽量把它变成一个社会化、公众化的企业,这肯定对他的案件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