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历时两个多月的国美电器股权争夺战终于以陈晓的继续留任而暂告一段落。
出乎意料的是黄光裕方5项动议,除“即时撤销一般授权”一条获股东投票通过外,其他4项均被否决。而现任董事局主席陈晓方提出的重选3名贝恩资本代表担任国美非执行董事的决议案却悉数获得通过。
输赢背后:何等交换?
国美大股东黄光裕提出的动议中,关于撤销陈晓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之职务、撤销孙一丁执行董事职务、委任邹晓春作为执行董事、委任黄燕虹作为执行董事等议案,全部被否决,反对票均占约52%。
对于黄陈大战的结果,“我对陈晓胜出一点都不意外。”业内观察家刘步尘分析认为,陈晓获胜的一大原因是其管理能力得到机构投资者认可。2008年11月以来,国美在其领导下转危为安,而且活得还不错,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让人满意。而国美推出的董事局人选邹晓春,其管理经验和经营智慧决定了其无法胜任。所以,从实战角度考虑,机构投资者选择了陈晓。
他说,国美是一家上市公司而非私营企业,投资者要求它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而不是大股东一股独大。具有投票权的机构投资者大多具有国际背景,他们关注的是一家公司是否能健康发展,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完善,而不希望大股东一股独大而使公司不能稳定发展。
而对于黄光裕方的失败,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黄光裕股份超过陈晓,但是机构投资者只有为停止纷争,退而求其次时才会选择黄光裕。
财经评论家水皮却表示,结果有些出乎意料,很难说哪方胜哪方败,而是双方各退一步的产物,陈晓留任保住了面子,增发权的取消也让黄家的大股东地位得到保障。按照黄光裕方面的说法,就是已经“将陈晓手中的刀夺下”。
“双方私下应该达成一定的交换。”水皮认为,短期之内,这个结果将使国美维持目前的局面。双方的主要诉求都得到满足,黄光裕方面未必会着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至于这个局面会维持多久,则要看双方投票背后是一个什么样的交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