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业是一种冒险,却又是最安全的
人一旦开始创业,就失去了稳固的收入来源,要独自面对难以预测的市场风险。何况在创业初期,无论是从资金、客户、人力上来说,都处在极不稳定的状态。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创业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从结果来看,创业一旦成功取得的收益会是数千倍、数万倍,本着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创业自然会被认为是高风险的投资理财行为。
不过,仅仅看到创业的风险而不敢尝试更不足取。创业有风险,难道职场就没有风险了吗?投资就没有风险了吗?如果人到40岁的时候,失去了职场竞争力,那不是更危险的事?投资也是“七亏二平一赚”,只有10%的可能获利,这难道不是高风险吗?
创业表面上来看有风险,但创业过程中积累的能力、经验以及市场感觉都能让人受益终生,创过业的人假如重回打工位置一般也能做得很好。这样看来,创业反倒是最安全的。因为直面过残酷市场环境的考验,一般的风险已经不在话下了。当然,如果创业失败者既失去了金钱、又失去了斗志,那确实是很可悲的。
2、创业需要规划,但不能囿于规划
创业既然属于广义的理财范畴,必然也是与人生规划联系在一起。何时创业?做什么?怎么做?在创业开始之前一般都有个大致的规划,我们也很赞同“不打无准备之仗”,如果能事先把模式、客户、市场、利润都大致圈定个范围当然是最好的。不过创业既然是要开创新的事业,就无法做到按部就班,这是与其他的理财活动(比如定投基金)非常重要的差别。
创业最忌讳的就是先设定一个理想化的目标,然后在执行过程中不顾现实情况,一味的朝这个目标前进却不知变通,甚至连生存都保证不了,到最后还怨天尤人。
对创业者有三句忠告:说了就要做、做了就要坚持下去,还有一句最重要就是先保证自己还活着。创业者一般都是理想主义者,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即使有再好的创意、再缜密的思维,也不可能规划出整个创业过程,所以能随时的积极应对变化和挑战是创业者必备的素质。
3、创业是勇敢者的游戏,成功则属于谨小慎微的人
谁都不会否认创业需要勇气、激情,毕竟要独自面对无法预知的市场风险。但“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对于创业这种勇敢者的游戏,最后的赢家往往是谨小慎微的人。创业最容易失败的时候不是在起步之初,大多数人在创业之初的时候都有一定的资金、渠道、客户储备,所以立刻夭折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事业发展或者原地踏步,就面临着两种风险:一种是盲目扩张,而管理、服务跟不上,导致资金链越来越紧张;一种是安于现状,脚步跟不上市场变化,最终被市场淘汰。这两种风险都源于缺乏对市场的敬畏之心,不够谨慎、有勇而无谋。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形容自己日常的状态是如履薄冰,比尔·盖茨曾一度强调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看来谨小慎微与勇于尝试共同融合在创业者的基因里。
4、创业是因为不愿打工,打不好工的人也创不好业
有些人选择创业的原因是想摆脱办公室的束缚,不再受制于人。创业确实可以赢得一定的自由空间,不过如果将此作为创业的首要目标,那就谬之千里了。创业者看似自由,实则最不自由。他要替客户着想、为员工负责、受市场制约、甚至看投资人脸色,告别了朝九晚五的枯燥生活,却陷入时刻殚精竭虑的状态。所以说,创业者虽然不再为老板打工,但时时在为市场、客户、员工打工。如果你不是一个好的打工者,或者说在曾经的职业生涯中没有过成功的经历,在职场中缺乏老板思维,那么也很难成功创业。
当然,也有那种没经过职场锤炼而成功创业的故事,但这样的人也绝不会自由散漫,而是身负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正如一句话所说:自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独自承担命运的作弄,不愿承担责任的人是无法享受到真正的自由的。
|